訓練時的一些基本的觀念:動作、組數、次數、休息、頻率。
這篇文章談到的是一些關於
訓練時的一些基本的觀念:動作、組數、次數、休息、頻率
訓練的要素基本上都是由這些所組成的
不論從基礎的訓練,到之後高階的訓練模式
這些都是通通適用的法則,重點就在於怎麼變化囉!
動作:
一般我們訓練的課表大肌群都會分開來練
例:腿部、胸部、背部、肩部、腹部、手部等等之類
假設我今天的課表是練胸,那麼我可能會有幾個動作、有時候是4個、也有可能是5個動作
那這些動作分別是
例如:槓鈴臥推、啞鈴臥推、上胸推舉、雙槓撐體、蝴蝶機or飛鳥
基礎的訓練課表就可以照這樣來安排
組數:3x10、4x10、5x10、6x10
組數的話呢!3~6組左右是大部人的訓練使用方法,
不過也有些人單個動作的訓練組數甚至高達8~10組
又或者是其他的訓練模式(例:德式壯漢訓練法)
一般大肌群的總組數範圍約在20~30左右(視情況)小肌群約為9~12
因為一個動作要有足夠的組數與次數的搭配才能有最佳的訓練效果
次數:3x10、4x10、5x10、6x10
次數就是你舉起重量的次數,這邊的次數有分為兩種
分別是REP與RM
說到這邊,大家都會很容易搞混,關於這點我再詳加說明一下!
REP=你舉起這個重量的次數
REP一般會用在熱身上面,又或者是一些神經系統鍛練的次數
例如:我用100kg的重量做10次(但還沒到極限,又或者能做更多)
RM=你在這個重量所能做的最大次數
RM就比較偏向於健美、健力、力量舉方面
例如:我用100kg的重量最多只能做10次(已經無法再做第11下了)
一些大眾大部份都是採用RM的說法為主
如果有人問你能舉推多重,那麼一定就是問你的RM了!
以下為參考的訓練範例!
1~4RM是訓練最大力量-MAX
4~8RM是兼顧力量與肌肥大的效果都有
8~12RM則是肌肥大
15~20RM的話就比較偏向於肌耐力了(但肌肥大也是有效果)
一般來說20RM是肌肉成長最後的底限,超過20RM的話對於增加肌肉刺激來說
對比前面的訓練方式而言,就沒那麼好了。
休息:
這裡的休息指的是組間的休息,
不過很多人這一點都沒有掌握的很好
不是休的太短就是太長(做個一組之後就在聊天、滑手機)…………等等之類的
與下一組之間間隔太久,導致肌肉冷卻!訓練的品質也大打折扣
Ace在這邊提供一些訊息給大家參考
如果你是力量型訓練的話,重量壓在6RM以下的
那麼休息時間大概抓個2~5分鐘左右,具體視當時的狀態來進行調整
如果你是要徹底將肌肉的能量壓榨完,那麼休息時間盡可能的縮短也會有不錯的效果
具體休息的時間約為30~90秒左右,當然也是可以視當時的狀態來進行調整
到120秒左右也是可以接受的
其實休息的調整也是提高訓練強度的一個要點
大家都只知道一昧的提升重量、重量、重量、又或者是次數、次數、次數
殊不知,當你將組間休息縮短20%,甚至是50%的話
你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,當下你所能推的重量會帶給你完全不同的感受
試試看吧!這個方法既能提高訓練的效果又比較不會有受傷的風險
當然前提是一切的訓練要在你所能掌控的範圍內。
頻率:
頻率指的是訓練頻率、每周訓練幾次
在任何訓練的原則裡
一個星期至少要有三天的中、高等強度的運動又或者五天的中等強度
不論是在健康還是肌力、運動表現方面來說都具有很好的效果。
因為以肌力訓練的角度來說,一周三天的訓練是肌肉成長的最低底限。
當然一周練五天、六天、甚至是七天的也是大有人在
關於訓練計畫
你就要安排你自己的課表、並且每隔一段時間就定期檢視一番
規劃屬於自己的健身課表,不要盲目的去學別人的健身計畫
因為你們之間的訓練目標、訓練經歷、肌力、體能水平都不盡相同
也許這個人練得好的課表,套用在你身上並不見得看到出效果
試想如果給你阿諾的課表,你認為你會練到像阿諾那樣,還是先去復健科報到呢?
最後還是要再提醒各位們,要訓練,也要適當休息,
避免過度訓練,畢竟休息才能走更長遠的路嘛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我是簽名檔分隔線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Ace
現職為
健身工廠高雄草衙廠-私人教練
專長:
徒手訓練
(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,發揮最大的訓練效果)
重量訓練
(增肌減脂、週期化訓練、力量訓練記劃安排)
飲食規劃
(增肌減脂、靈活飲食、你運動有70%的成效取決於你的飲食)
傷後恢復運動訓練課程規劃
(如何針對你的身體失衡的點來強化訓練)
(以及受傷後如何因應安排訓練的模式)
體態及動作評估與矯正
(良好的姿勢動作可以讓你健身事半功倍)
(錯誤的訓練不僅讓你沒有效果,還會到復健科報到)
證照:
AFAA-PFT(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,個人體適能顧問)
ACE-CPT(美國運動協會認證教練)
CrossCore RBT 180 懸吊訓練師
滾筒肌筋膜放鬆、訓練
如何找我
FB粉絲專頁(最新發文與情報)
http://ppt.cc/VAmFD
IG(日常生活點滴記錄)
http://ppt.cc/ru8Qz
Blog(知識文章集中地)
http://ppt.cc/H7Zcl
Youtube頻道(健身訓練分享、生活記錄)
http://ppt.cc/hmFkZ
Line上尋找Ace教練(有任何健身的問題,也歡迎諮詢)
ID:Ace751108